
近日與孔繁茂先生見面,先生魁梧精干,親和善談,一如我印象中的文人形象。短暫敘談之后,他將新書《心有轍轍印》(三晉出版社出版)贈我,謙虛而別。細究起來,我與孔繁茂先生交往不深,初次結(jié)識是在今年仲夏,通過微信交流得知其筆名為孔子新語,保德縣橋頭鎮(zhèn)石堎灣村人,是孔子第七十四代裔,從事金融工作。當(dāng)時驚訝先生不凡的個人經(jīng)歷與勤筆耕耘的毅力,品讀其文章后更是為其淵博才學(xué)所折服,故在文末留言,以求探討一二。如此結(jié)緣,我們二人便慢慢熟悉起來。
“再小的個體,也有自己的品牌;偉大的事業(yè),終須平凡的累積”,這是孔繁茂先生篤信的人生教條?!缎挠修H轍印》是先生歷經(jīng)數(shù)年的心血之作,全書約有45萬字,分14個章節(jié),內(nèi)容充沛詳盡,精裝大開本尤顯厚實,特別是封面素雅流香,書名燙印考究,裝幀設(shè)計精美,不管放于書桌、還是捧于手中,都能引起人的閱讀興趣。
一
《心有轍轍印》與其說是雜文集,不如說更像是一本隨筆集,將記憶的碎片拼接、將命運的激流切割、將時代的烙印打磨。作者試圖用文字鋪開整個世界、整個社會、整個人生的畫卷,將其全面呈現(xiàn)給讀者?!稗H印”是行路的痕跡,意味著方向、軌跡與沉淀,它不光是浮光掠影的道道車跡,還是歷經(jīng)年輪與人生碾軋之后,鐫入大地的深刻印記。
從古至今,寫作者都是付諸熱忱、貼近生活,或表達自己的感受,或挖掘人生的意義,或用行路的經(jīng)驗來鞭撻自己、警示他人。一切存在皆有意義,要學(xué)會從容面對世俗喧囂。我想孔繁茂先生正是以此喻心,試圖通過這本《心有轍轍印》,為廣大讀者構(gòu)建一條清晰可辨、能通往心靈深處的精神路徑。
閱讀是通往靈魂深處的旅程。書籍的價值,正在于為時代沉淀寶貴的精神財富,為世人提供從日常中勘探生命深度的智慧。細讀孔繁茂先生的《心有轍轍印》便會發(fā)現(xiàn),不同于許多空談?wù)芾淼奈恼?,先生的文字情真意切,篤實有力,書中所述的“轍轍印”皆源自生活、扎根于泥土。
全書以分段式筆法鋪陳往事、聚焦時代,既交織著親情、沉淀著友情,也淬煉了生活、升華了人生,在漫長的跨度里,記錄下數(shù)不盡的鮮活形象與清晰足印。在孔繁茂先生的筆下,既有山高水長的恩澤、行旅世界的感知,亦有游學(xué)生涯的堅守、道家修身的深遠,生活中的一朝一夕、一陰一晴,乃至一茶一飯、一草一木,都不再是孤立的敘述個體,而是承載著哲思感悟、借物抒志的群體意象。
二
所謂“時觀青苔而悟卑微,時聽夜雨而感天地”,在《心有轍轍印》一書中,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堅韌正是著文言論的最高境界,它足以讓讀者看清人世時務(wù),體悟人生真味。“即物即理,即物即心”,世間萬物的變動、陰陽消長的始末,早已在陽明心學(xué)中被精準(zhǔn)概括。如今,高談闊論者不在少數(shù),著書立說者也比比皆是,但能繼承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在高遠哲思中寫出洞察世事的文字者卻需要沉淀。當(dāng)下的文章,不僅要有“繼往圣之絕學(xué)”的精深卓絕,更需要貼近生活、直抵人心,而孔繁茂先生的文字便是如此。
“志于道,據(jù)于德,依于仁,游于藝”,儒家思想在兩千年前便為世人指明了為道、為德、為善、為學(xué)的方向。道行顯于外,修行卻在于己。欲求道行于天下,必先據(jù)守品德方可得道,以德為道,方可行道而不失道。做人與寫文亦是如此,以慢為靜,以踐促行,長此以往,方能取得提升,“行”成自己的道。我想孔繁茂先生的《心有轍轍印》,想必也是在這種“慢”的踐行中逐步累積而成。通過“心”與“行”的合一,他在人生道路上越行越遠,更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留下深深的轍印。
三
一碗尋常粥,品出文火慢燉的煙火;一程不平路,走出跌宕起伏的人生。人們總在匆忙的生活里忽略沿途的風(fēng)景,甚至在有限的生命中,輕易丟掉記錄美好的機會。所幸人類有掌控文字的力量,我們可以借景抒情,寫自己在隱忍靜默中的成長,寫從鄉(xiāng)土到遠洋的漫長跨越,寫從精神世界里收獲的豐盈,也寫從歲月轍印中選擇的前路。
《心有轍轍印》一書中,有感懷、有灼見、有尋根、有安頓。在孔繁茂先生的筆下,我們能清晰感知到一種濃郁的懷舊情懷,以及其在漂泊中渴望尋求穩(wěn)定的心情。起伏的黃土高原、斑駁的老井屋墻、夜幕下的炊煙鄉(xiāng)途、雨后的田園背影,這些意象是作者步入天命之年的全部情感寄托,他試圖在急速的時代變遷中,為那些漂泊無依的心靈尋得一處港灣。
每一片追尋的天空,皆為獨屬自己的領(lǐng)地;每一段走過的道路,都有屬于自己的轍印。《心有轍轍印》旨在讓讀者知曉,人活著應(yīng)知道自己從哪里來、要往哪里去,書中的“轍轍印”,既指的是孔繁茂漫漫人生路上留下的足跡,更是他心路歷程里的深刻印記。
在《心有轍轍印》中,我們能感受到作者流露的迷茫與彷徨、無措與困頓,從這個層面來看,文字的價值早已超越書籍本身。臨窗而坐,掩卷沉思,每個人都如同在崎嶇中前行,只是行走的方向各不相同,留下的轍印深淺不一。我們常說,讀一本書如同尋找一位故友,而讀一本好書更像在沙漠中遇到甘泉。合上書頁,卻仿佛又打開一扇心門。文字如泉,能洗去浮躁,留下沉思與啟迪,也會激發(fā)和改變我們對生活的態(tài)度。這樣一本文集留在世間,無疑是有價值的。最后,再次祝賀孔先生文集梓行。(白永飛)
(責(zé)任編輯:盧相?。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