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7精品成人公开免费视频_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日本_亚洲欧美日韩视频小说偷拍_亚洲开心激情在线

分享到:
 
 
當前位置: 首頁>>文化頻道>>文化聚焦>>正文
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,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之河,她與我們一道經歷昔日的苦難,更經歷了苦難中的抗爭。黃河,有數不清的歷史和現(xiàn)實的故事。讓我們一起,走近黃河之——
偏頭關上下
作者 馮 并
2021年05月17日 10時36分  

偏關老牛灣堡 圖片來源于網絡

偏關萬家寨水電站 王文君 攝

偏關關河口 王文君 攝

從托克托的喇嘛灣開始,黃河進入一段荒山與沙丘犬牙交錯的地帶,漸次進入黃土高原切割的深峽谷。因為流勢彎曲,時緩時急,河道不斷地扭起“秧歌”打起“腰鼓”,也就出現(xiàn)另一種舞蹈著的河景。民謠里所唱的“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,九十九個艄公把船搬”,后一句說的是航船和渡船到處可見,前一句則說,這里的黃河連著山峁,山峁連著黃河,曲曲折折,不知要繞過多少個河灣。河灣底頭有渡口,渡口邊上有村莊,山峁峁上有古城,古城前后都是塬。塬頭上放羊,塬頭下有棗樹,白云在峁上飄來飄去,“信天游”也就長一聲短一聲地從塬上飛過河去。塬上天寬,是歌聲獨一無二的“管風琴”和巨大的共鳴箱,這就是民間歌曲生命力的真正所在。

這里的長城也是要過河的,過得過不得,就把黃河改成是一個水關。長城過河的水,見過多處,從山海關老龍頭西邊開始的九門口,到遷安的長城,再到薊縣的黃崖關和八達嶺的水關長城,一個比一個驚險,但它們加在一起,不如一個黃河偏頭關險。

偏頭關在托克托下游的山西省偏關縣,堪稱黃河水與長城親密接觸的第一關。偏頭關偏著頭,是因為東頭山峁地勢高,西邊山梁地勢低。回望眼前的黃河河面,需要扭著脖子向下看,這個勁兒怎么拿捏,要費一番思量,也許只有會打太極拳白鶴亮翅一招的功夫人,能夠比劃得出來。但長城上的這樣一個城、這樣一個關,在明代的時候,破天荒地出現(xiàn)在晉陜蒙的黃河深峽大塬中。

偏頭關與雁門關、寧武關并稱“三關”。中國的“三關”南北都有,居庸關、紫荊關、倒馬關并稱“內三關”,山西的上黨關、壺關、石陘關也是“內三關”。

在偏頭關東南一公里,有一座名為“凌霄塔”的鎮(zhèn)河塔,磚石結構八角形。沒有細數塔有多少層,但每層四面都有大窗洞,因此與其說是座鎮(zhèn)河塔,不如說是座四下都可瞭望的制高塔,是長城的突起,也是黃河的一個喉嚨。

我看凌霄塔的時候,位置在河灣對岸,紅日正西下,黃河的河面和塬頂上的塔與長城被染成一片金紅,呈現(xiàn)出一個未曾見過的山世界和水世界。對面是突入河心直上直下的一堵崖,崖下是一塊小的淺臺地,那里居然有縷縷炊煙從幾戶人家的屋頂冒出。長崖和長城在凌霄塔前戛然而止,黃河也被染成了一條金紅帶子,自然地系在長崖和長城的腿部,像是紅錦緞子做成的古代士兵綁腿。但這帶子圍著長崖和長城繞一個彎,又曲折飄去,去裝裹另一座山崖的腿。唐代邊塞詩人王之渙,大約也沒有見到這里的景象,否則那“黃河遠上白云間,一片孤城萬仞山”,就要改改取景處了。

這里的長城有百十公里,素有“西河石邊”的名聲,關城四面環(huán)山,也有“犀牛望月”的形容。這里是黃河的絕地,更是生地。老牛灣是關河交匯處,一處又一處黃河峽谷連著一串黃土塬,下稍還帶起一個“尾巴葫蘆”。在它的下游不遠處,就是有名的黃河中游萬家寨水庫和綜合水利樞紐。

見到萬家寨水庫是在2009年前后,是隨萬家寨水庫當年的策劃參與指揮者之一、山西省委原書記胡富國一道去的。他時任中國扶貧協(xié)會會長,我參加了他們組織的那次扶貧調研活動,是從準格爾旗方向東到偏關的。偏關是胡富國的熟地方,地熟人也熟,聽說他又帶著人扶貧來了,新老干部和城里的鄉(xiāng)親來看望,小廣場外也有不少打聽扶貧信息的人。

調研過有關扶貧項目之后,臨走前,順便看了看偏關城里的街道。別看偏關城地勢河在西,城在東,市容很整齊,除了必不可少的新建筑,青瓦廊舍的古房屋保留不少。昔日這里號稱有過108座古廟,有一些也整修得頗有些老模樣。

城市不大,舊城街道也不很規(guī)則,這是山地縣城的一般特點。在舊時,偏關東西南三道城門都有甕城,南面是石頭城墻,西北面夯土。明代在城周又建了22座小城堡,分布在樺村、老牛灣、草垛山一帶,有的還很完整。30公里長的明長城是磚石結構,尤其是一座高有三層的城門樓,有一種關寨氣勢。街上飯莊不少,飲食花樣晉蒙陜味混搭,大燴菜、胡麻油炸糕和蕎麥“碗饦”,聞著香,由于吃過早餐沒有胃口了,只能咽咽口水過去了。

這里有抗戰(zhàn)紀念館,學生娃們在列隊參觀??谷諔?zhàn)爭爆發(fā)后,1937年八路軍東渡黃河,120師挺進偏關,這里是晉西北的一個根據地,偏關也曾是日偽軍進攻的一個重點。359旅北上出擊,這里被日偽軍占了幾天,但八路軍很快殺了個回馬槍,偏關也就成了穩(wěn)定的抗日根據地。

偏關的歷史很悠久。秦漢時屬雁門,所謂漢高祖智解“白登”之圍的“白登”,離這里并不太遠。北漢時這里置有偏頭砦,遼金時設過州治,元代為關,明設千戶所,特別是那位自封為將軍的明武宗,曾經帶著一彪人馬在這里駐扎過。從這里,可以北出殺虎口,到云中或大同,也可以沿著長城到河曲、佳縣或到榆林去。

偏關的景是“偏”的,偏在城里的老城墻,也偏在方圓百里的城外,除了近處的老牛灣,南端黃河上還有個關河口,唐宋詩歌里有很多關河日暮的詩詞,有實指,但更多是泛指。真正的關河口在偏關的南面,那里是一個桃源,也在昔日放過異彩。

在黃河上形如半島的一個回水灣上,清清的關河水從東邊流來,匯入了黃河。對面是高山和村莊上的排排石頭窯洞,一層一層地排列在緩坡的綠蔭里。河邊有果圃,河中有捕魚船,關河上還有石拱平面橋,過得去卡車,更過得去羊馬驢騾。從山水形勢上看,這里是高崖深壘,有渡口,從大面上看是一個死角,然而又是一個興于明盛于清的重要水旱碼頭,有長城、有烽火臺和古堡??滴跛氖辏ü?701年)西北放墾,這里成為北糧進入晉地的轉運點。北上的晉商也由此進入黃河上游,關河口也就成了糧食、茶葉、布匹和皮毛、牲畜交流互換的水上集散地。

那時的關河口,船有常規(guī)木船,也有皮筏子,但這種皮筏不似黃河上游的羊皮筏子,是“牛皮混沌”,如何制作“牛皮混沌”,不很清楚,但運載量更大。就這樣,從萬家寨、老牛灣、黑豆埝、寺溝到關河口,成為黃河中游起首的五個重要渡口。上游的龍口水庫建成之后,關河口的水面更開闊,船只可以自然靠岸,發(fā)展前景也更明朗?,F(xiàn)在,它不僅是一個野營、劃船、攝影、徒步攀登的好去處,也是游覽山光水色的“小江南”,有樺林堡,有護方寺,還有石經禪院,傳統(tǒng)人文氣氛濃厚。

(責任編輯:盧相汀)

關閉窗口

    主辦單位: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: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

    律師提示: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,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,未經協(xié)議授權,禁止下載使用,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。

    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:0350-3336505 電子郵箱:sxxzrbw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