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古青蓮寺在晉城市東南17公里寺南莊北側硤石山腰。上距青蓮寺里許,原與青蓮寺合為一寺,宋代分作兩寺,此寺時代較古,故名。北齊天保年間(550一559)高僧慧遠在此創(chuàng)立道場,唐代重修。

寺前有藏式佛塔一座,高約25米,明代所筑。寺內南殿和正殿兩座,均經后世修補,唯殿內塑像和碑刻仍是唐、宋原物。南殿3間,內置彩塑12尊,中為釋迦、文殊、普賢、阿難、迦葉,兩側有觀音、羅漢、韋馱、脅侍、供養(yǎng)人等,造像風格與青蓮寺宋代塑像如出一轍。殿內《硤石寺大陪遠法師遺跡記》唐碑一通,寶歷元年(825年)鐫造,碑頭線刻彌勒講經圖,山門、圍廊、佛殿、講壇莫不具備,是研究唐代建筑布局和形制的形象資料。正殿內佛壇寬大,上置彩塑7軀,釋迦、文殊、普賢、二弟子及二供養(yǎng)菩薩,皆為唐制,面形豐滿,肌肉健美,身式微屈,姿態(tài)自然。
(責任編輯:李冬梅)